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

卷二十(经文卷四之四)

 

明 交光大师 述

 

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(经文卷四之四)

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 

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 

 

庚二大众领悟感谢。此科通结前满慈阿难等销疑悟理也。以答满慈之后。尚无领悟之文。故知此科非单结阿难因缘之问也。分二。辛一领悟

 

阿难及诸大众。闻佛示诲。疑惑销除。心悟实相。身意轻安。得未曾有。

 

示诲。总承前正答满慈。及兼示阿难之文。而言惑除者。通指正答中万法生续。性相圆融。转难中何当复起。何因有妄。及兼示中顿弃因缘。五重深惑皆除也。心悟实相者。按前文佛慈许说科中。所谓真胜义性。一乘寂灭场地。真阿练若正修行处。是则初句实相总名也。次句实相果地也。末句实相因地也。法华以实相为体。一乘因果为宗。正孚斯义。答中生续本空。及性相无碍。即寂灭场地。不随分别。及远离憎爱。即正修行处。而实相炳然昭著矣。通前更论。有三处表显实相一者。十番示见之尾。佛责声闻不达实相。则下谈离二见妄。及四科藏性。即皆显实相也。二者。七大之前。许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。则下谈七大遍周及阿难承示开悟处。皆显实相也。三者。即此处经家叙众已悟实相。逆知说后二藏一大科中。全以发挥实相如上所解也。若拣差别。则前二显实相常遍。后一显实相圆融矣。又当知就心性谓之如来知见。统万法谓之一乘实相。是可见法华浑标名字。此经方以释义。我故曰斯经乃法华之堂奥也。轻安。定相也。定慧互倚。故蹑慧成定。顿销粗重戏论。得无分别。回光湛然。浑一实相。法华所谓其心安如海是也。极庆其闻所未闻。故曰得未曾有。满慈至此方到究竟无疑惑地。而阿难亦从此更不复疑因缘自然矣。

 

辛二感谢。又二。壬一感谢之仪

 

重复悲泪。顶礼佛足。长跪合掌而白佛言。

 

重复悲泪者。以前悲泪虽多。感悟犹浅。此则所悟既彻。而悲感益深。故标重复耳。

 

壬二感谢之言。又为二。癸一称赞善开

 

无上大悲清净宝王。善开我心。

 

清净。即智也。赞佛为证极悲智。利乐无尽之宝王。善开心者。言我等惑妄重封。权宗固闭。佛善令其开通。而豁然见谛也。

 

癸二详申谢益

 

能以如是。种种因缘。方便提奖。引诸沉冥。出于苦海。

 

首三句。申上善开之意。如是指上之词。种种因缘者。推妄发真微细因缘。非世间和合粗相也。方便。即善巧也。提。谓提撕以警其迷执。奖。谓奖劝以振其疲怠。末二句。谢其深益。引谓诱掖。沈。谓陷溺。冥。谓障蔽。苦海。谓憎爱二苦海也。此固谢前。而语意首标重复悲泪。末望究竟出苦。亦所以启后修门矣。自满慈发问至此。复为一周。名无生无碍周。良以阿难于三卷末。承佛破妄显真之示而开悟者但初悟所执之妄。初见所遗之真。故方谢其销我倒想。随请其更除细惑。故四卷之初。满慈代举生续圆融之二问。而佛答初问。则深穷万法始于无明。而本空无生。答次问。则圆彰性相是佛菩提知见。而融彻无碍。与夫三番转难。则审除细惑无余。而无生无碍之旨愈明矣。故曰无生无碍周也。奢摩他文齐此已尽。又当知前周初明二执分别。纯属悟境。此周搜抉二执俱生。兼启修意。良以细惑要因修所断故。又若结归性定。则前周中谈空如来藏。以直指自心本具妙定之体。极显其常住周遍。此一周中谈后二如来藏。乃至圆融三藏。以详发自心本具妙定体用。极显其无碍圆融。此即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圆真心。不假修习。如如本定。三名中即妙奢摩他。而彻悟此者。即微密观照也。又此心此定一切众生。乃至权小。悉不测知。所以错乱修习。终无实果。故于经题四实法中。正属如来密因也。而旧注谓见道分者亦齐于此。余意在下周中。说奢摩他。令悟妙心本具圆定已竟。

 

戊二说三摩提令依妙心一门深入。此科次答阿难妙三摩提之请也。盖据经文于建立义门科下。即亲命名妙三摩提。向后通一大科遍称三摩提号。或三摩地。但梵音小异耳。乃至二十五圣无不云然。故今首判属之。然旧注科为修道理虽不差。义亦小滥。按天台判圆住同于别地方谓真修。而住前未全许为修也。今圆通。根之初解始得人空。正在信位。盖是似修。而未入真修。旧注判此为修。而判后为证。岂此无位而后无修耶。况此中明以前之性定妙心喻为华屋。而圆通方喻入门。足见升堂入室。更在后修诸位也。应知此科论修。尚在修之初门。论证。不无证之初位。以圆通功就。亦信满而入住也。是则谓此科全该修位固不可。而谓此科一无证位犹不可也。是故今科按定属三摩提。而遵经标一门深入。庶乎其离彼二过也。不知具眼者以为何如。分二。己一选根直入。前已屡明此经所以异于权小者。惟在用根而不用识。故前显真。始于根性。今谈修证。惟选本根证入圆通也。又分三。庚一阿难说喻求门证入。又四。辛一述领佛旨。又二。壬一领开心之旨

 

世尊。我今虽承如是法音。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。含育如来十方国土。清净宝严妙觉王刹。

 

上言善开我心。此方叙述心开之相。亦总摄上科二周全分开示之力。明心体圆融。包含周遍。今所述心遍十方。即遍意。含育宝刹。即包意。表其于此信解无疑。成大开悟矣。

 

壬二领劝修之旨

 

如来复责多闻无功。不逮修习。

 

逮。及也。述此。乃见请修实为顺佛之旨也。

 

辛二正喻须门

 

我今犹如旅泊之人。忽蒙天王赐与华屋。虽获大宅。要因门入。

 

宿陆曰旅。宿水曰泊。春秋系王于天。译者准用指人主也。迷心。如常栖旅泊。开心。如忽赐华屋。即喻上遍界含刹之心。屋必得门可居。心亦假门始入。此方举喻。下科乃合喻而求门也。

 

辛三求佛指示。二。壬一普求入大之路

 

惟愿如来不舍大悲。示我在会诸蒙暗者。捐舍小乘。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。

 

蒙暗。即宫墙外望。毕。竟也。乃究竟必欲得之。誓不中止也。无余涅槃者。以小乘止断四住见思。尚余五住。如来权许有余涅槃。犹如化城。今欲进趋五住究尽之宝所。故求导师旧由之路也。合前华屋。正欲得门而入之矣。

 

壬二别求有学总持

 

令有学者。从何摄伏畴昔攀缘。得陀罗尼。入佛知见。

 

别为有学而更请者。正求初心方便。要使具足五住无明者亦得入门也。向下圆通先得人空。道场方许一果。盖可见矣。畴昔攀缘。即无始来我法二执分别。承前开示。已悟知见。而不能入者。二执障之也。故须摄伏之。陀罗尼。解见二卷。一念总持三藏圆入之法也。后文一念反闻。不劳诸观。乃至寂灭现前。知见即入矣。

 

辛四拜恳候教

 

作是语已。五体投地。在会一心。伫佛慈旨。

 

庚二如来教示一门深入。分四。辛一分门以定二义。又二。壬一欲开修路。又二。癸一标所为之机。又分二。子一令在会者安心。

 

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。于菩提心未自在者。

 

佛慈虽云普为。而二乘犹为当机。故特举之。意兼有学。非独无学也。回小向大。即二乘发菩提心。未自在者。即不得其门而入者也。

 

子二令当来者发心

 

及为当来佛灭度后。末法众生发菩提心。

 

此众生不独凡外。亦兼小乘。与上科互影略也。

 

癸二明所说之法

 

开无上乘妙修行路。

 

无上乘。即一佛乘。然理实一乘同教犹为有上。而一乘别教方为无上。妙修行路。即下耳根圆通。欲开修路已竟。

 

壬二建立义门。分三。癸一标示。又为二。子一本其发心勤求

 

宣示阿难及诸大众。汝等决定发菩提心。于佛如来妙三摩提。不生疲倦。

 

小乘原于五百由旬。中路疲倦。而恋止化城。今如已灭化城。决定进趋宝所。故不复疲倦。妙三摩提即趋宝所之路也。

 

子二教其究心义门

 

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。

 

即从本觉而发始觉也。初心。即最初起修之正念也。决定者。即定见定依无犹豫也。

 

癸二征起

 

云何初心二义决定。

 

癸三分判。又分为二。子一决定以因同果。澄浊顿入涅槃义。以因同果四字。便是第一决定之宗。澄浊等。便是此宗之趣也。盖言所以必欲因果相同者。以因果不同。则不能澄浊取涅槃也。经文显然可见。然此一义。文短而义长。义长者。盖直至如来断果。究竟极证也。又此虽因果双举。而意在略明果证之远。非比小教化城之果仅齐圆之七信。亦非比始教曝腮之果。仅止圆之二行也。由彼皆以生灭识心为本修因。而因果不同。故不能远趋佛之常果。是故先须说此第一决定也。此旨妙甚。分三。丑一正令审观。又分二。寅一令克体审观。克体直就因果而加研穷也。又三。卯一标本回心

 

阿难。第一义者。汝等若欲捐舍声闻。修菩萨乘。入佛知见。

 

菩萨乘者。非堕三乘。乃一乘之圆顿也。佛知见。详现三藏科中。

 

卯二令审同异

 

应当审观因地发心。与果地觉为同为异。

 

卯三反决必同

 

阿难。若于因地。以生灭心为本修因。而求佛乘不生不灭。无有是处。

 

不生不灭。即涅槃妙德。四德中举常为要。明生灭因不可以成真常果也。

 

寅二令阅世例观。阅世者。旁观万法以例推也。分二。卯一令阅世

 

以是义故。汝当照明诸器世间。

 

以。因也。是义者。即因果须同之义也。此句蹑上起下。照明世间者。遍观常无常品。于中审察也。此句略标。下科方以详教观法也。

 

卯二令例观。又分为二。辰一观有作必坏

 

可作之法。皆从变灭。阿难。汝观世间可作之法。谁为不坏。

 

首句。促举诸有为法。次句。佛先断定尽属无常品类。所谓如梦幻泡影也。阿难下教令详观。验其是否也。

 

辰二观无作不坏

 

然终不闻烂坏虚空。何以故。空非可作。由是始终无坏灭故。

 

首二句。借例虚空。发明常品。次二句。更以征释无作为因。末二句。断定毕竟不坏也。此但借虚空为例。意明欲求不坏因心。须取无作之性。不应复用生灭心也。生灭。即指识心。无作妙性。即根中圆湛不生灭性也。正令审观已竟。

 

丑二明所欲除。科名正显经文来意。此须征问上文所以必取无生灭性为因心者果何故耶。良以众生心海。现为五浊昏扰。无时清明。今欲澄之以取涅槃妙德。非圆湛不生灭性以为因心必不能也。故此科先明所除之浊。而下文乃示能除之性。教其去取之法。此经文之脉络也。分为二。寅一总示五浊。孤山曰。今文五浊。永异余经。余经。见。以五利为体。烦恼。以五钝为体。利钝共十使也。众生。但揽见慢果报。立此假名。命。以连持一期色心为体。摧年促寿。故曰命浊。劫无别体。但以四浊聚在其时。故名劫浊。今文不然。盖约五阴妄想为五浊也。故下文色阴有坚固妄想。受阴有虚明妄想等。○此说今浊犹约后文而推。尚非恳切。今据本文。但是于圆湛见等水中。投以空大等土。而分乱见等不圆不湛便是浊体也。又分二。卯一克示浊体。夫心海湛然。而浑浊于其中者。诸大即其实体也。然外五大。与内四大。虽均之为浊体。而逼切生死障绝涅槃者。惟内四大为尤甚。故下科多论身中者此也。又三。辰一释身中四大

 

则汝身中坚相为地。润湿为水。暖触为火。动摇为风。

 

坚相。即骨肉之类。润等可知。心海中本无此物。爰自结暗为色。乃至想相为身。遂被此物浑浊。久不能复湛也。

 

辰二示分隔圆明

 

由此四缠。分汝湛圆妙觉明心。为视为听。为觉为察。

 

本无浑浊曰湛。本无分隔曰圆。下觉之与心。名体双举也。觉者心之体。由圆而不隔。则本有互融之妙。故曰妙觉。心者觉之名。由湛而不浑。则本有彻照之明。故曰明心。具此湛明圆妙。是本然性。一为四大所分。则本然俱失。但为目之视。乃至意之察。浑浊分隔。无复湛圆之体矣。觉摄鼻舌身三总六根也。

 

辰三结成浊标数

 

从始入终。五叠浑浊。

 

始终者。按下文始于劫浊。终于命浊。

 

卯二喻明浊相

 

云何为浊。阿难。譬如清水。清洁本然。即彼尘土灰沙之伦。本质留碍。二体法尔。性不相循。有世间人。取彼土尘。投于净水。土失留碍。水亡清洁。容貌汨然。名之为浊。汝浊五重。亦复如是。

 

伦。类也。留碍。谓有形块也。法尔。本来一定之相也。不相循。犹言不相干。土失留碍。谓形块开散也。汨字从日从水。谓如水中日影。昏扰不定也。总示五浊已竟。

 

寅二别示五浊。此别即前总中之别。而所示诸浊。与前总中亦稍不同。总中但约内四大。方当别中第二见浊。今余四既兼外之五大。而又并约法尘生死及六根也。然法尘是四大之影象。生死是四大之合离。六根是四大之分隔。故总中独约四大六根。意已略尽。别中亦外少而内多。详之。分五。卯一劫浊

 

阿难。汝见虚空遍十方界。空见不分。有空无体。有见无觉。相织妄成。是第一重。名为劫浊。

 

孤山曰。此浊依于色阴。○当知凡言浊者。盖以本然见闻觉知如湛水。而内四大外五大等。俱如灰沙。故此中外五大以浊四性。而大之与性各有影略。性则举见以影闻等。大则举空以影地等。而所以独举见之与空者。以见空各遍。皆无自体。而妄织之相易明也。首二句。即举所依色阴。盖空是对一显色故也。空见下。就见空而正是浊体。有空无体者。以虚空可见而不可执捉。无形块也。有见无觉者。以见虽遍空。而无冷暖等觉受也。如见空中有火。而见不觉热是也。相织者。如经纬密织。不可分也。妄成者。本无二相。而成此交织之妄也。末二句。结成浊名。所以名劫浊者。正以此中并该四大山河等。有成住坏空之劫也。又表众生无始。自晦昧为空时便入劫浊。非如常途百岁以后也。旧说不明影略。则性大各有所缺。岂无体之空尚为浑浊。而地水等炽然反非浊乎。且澄浊之后。则所澄之性。岂独澄见而不澄闻等。所沈之浊。岂独沈空而不沈地等乎。请详味之。当信然也。

 

卯二见浊

 

汝身现抟四大为体。见闻觉知。壅令留碍。水火风土。旋令觉知。相织妄成。是第二重。名为见浊。

 

孤山曰。此浊依于受阴。○湛圆中本无内四大之身相。今抟四大为之。故为第二重浊。首二句。即所依受阴。抟。即受也。领纳为身境耳。见闻下正示浊体。壅者。障隔也。留碍者。滞于形也。谓四性本无留碍。而为四大所壅。无留碍者于是而有留碍矣。旋者。摄为自体也。四大本无觉知。而为四性所旋。无觉知者而有觉知矣。相织妄成者。一旋一壅。如一经一纬密织而不可分矣。亦是有知无知浑合无分。便同相织耳。末二句结成浊名。见浊者。以四大本无情之物。由因妄织。虽针锋草刺咸有痛觉。是以众生坚起我见为诸见之主。六十二见咸统于此。是谓见浊也。

 

卯三烦恼浊

 

又汝心中忆识诵习。性发知见。容现六尘。离尘无相。离觉无性。相织妄成。是第三重。名烦恼浊。

 

孤山曰。此浊依于想阴。○首二句。即所依想阴。长水曰。忆过去境。识现在尘。诵未来境。○性发下。正示浊体。盖想阴但是所依。而能依浊体更是法尘。孤山曰。性发知见。谓能取六想。容现六尘谓所取六尘之相也。○六想。即六识妄觉也。六尘。即现在五尘。过未法尘。离尘无相者。谓觉离六尘。则觉无自相。离觉无性者。谓尘离妄觉。则尘无自体。二法更互相依。离一泯二。固未有离尘之觉。亦未有离觉之尘也。相织妄成者。尘觉既不能离。亦如经纬密织而不可分矣。末二句结成浊名。烦。扰也。恼。劳也。缘尘盈念。无时而不劳扰。故为烦恼浊矣。

 

卯四众生浊

 

又汝朝夕生灭不停。知见每欲留于世间。业运每常迁于国土。相织妄成。是第四重。名众生浊。

 

孤山曰。此浊依于行阴。○首二句。即所依行阴。指念念迁流而言。知见下正示浊体。然行阴亦但是所依。而浊体更是生死。盖湛圆中本无生死。以上三浊。器界身心俱备。故于迁器界续身心处。遂有无边生死。知见欲留者。生从顺习。而凡夫无不贪生也。业运常迁者。死从变流。而凡夫无自由分也。相织妄成者。谓一留一迁。亦如一经一纬密织而不可分矣。末二句结成浊名。由因此故。流转七趣。变幻一切。众生之相。故名众生浊也。

 

卯五命浊

 

汝等见闻。元无异性。众尘隔越。无状异生。性中相知。用中相背。同异失准。相织妄成。是第五重。名为命浊。

 

孤山曰。此浊依于识阴。○首二句亦指所依识阴。然偏指第八。不取前六。以根中无分别之见闻。正是第八见分。今浊体中同异。元约根言。非识也。问。前见浊约身。似已该根。岂不重复。答。彼约内四大为身总相。而显我见为见浊。此约六根别相。而显乖背为命浊。总别各旨。不为重也。问。旧释指于六识。今不取彼。岂六识于湛圆中独不为浊乎。答。烦恼浊中。全约识之六想方成。岂尘自能成于烦恼耶。然此浊必欲约识。则唯约前五。以第六无隔越义。分属烦恼浊中。亦似略通。但据后佛伸一六之妄。明约六根。显体知用背之旨似甚可凭。况所依既是识阴。而能依又复是识。是自依自。恐不通也。智者酌之。众尘下。正示浊体。隔越生异者。即四大结为六根。隔离见闻。各不相通耳。次二句。蹑成同异也。性体相知。似同而非异。动用相背。则又异而非同。或同或异。二不可定。故曰失准也。相织妄成者。亦以一同一异。如一经一纬密织而不可分也。末二句结成浊名。所以为命浊者。只以六根结滞。命托于中。体用俱不自在。便为命浊。或以根尘揽结则为命存。根尘离散则为命谢。亦通。通上论之。妙觉明心。惟一湛圆。尚无内外。岂有诸浊。今自晦昧为空之后。则外被五大器界所浑而为劫浊。稍内被四大身相所浑而为见浊。更内被六尘缘影所浑而为烦恼浊。由是断续身心。迁流国土。复被生死所浑而为众生浊。约此四相。则内外通一浑浊。而全失湛义。又由是而众尘结滞。六根不复通融而为命浊。约此一相。则全失圆义。故欲复本湛圆。须求澄浊之法。是以下文方教澄浊也。明所欲除已竟。

 

丑三去取方除。上科先示所除之浊。此科次示能除之法。除法在于决择去取。若决择不明。而去取颠倒。则浊不能除。湛圆终不可复也。分四。寅一示欲顿证

 

阿难。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。

 

见闻觉知众生现具六根中性。即本觉也。常乐我净。如来无余涅槃。即究竟觉也。解现前圆具空藏科中。盖凡夫本觉湛圆虽与佛同。以有众生浊则迁流生死。故失真常。以有烦恼浊。则法尘劳扰。故失真乐。以有劫浊。则空界无情。故失真我。以有见浊命浊。则根身不净。故失真净。此约别义。若约通相。则每于一浊俱失四德。是以与佛果德迥尔悬殊。今欲即以具五浊之四性。而远契如来四德。以顿证极果。诚为最胜之法门也。

 

寅二决定去取

 

应当先择死生根本。依不生灭圆湛性成。

 

择者。拣去不用也。死生根本。即六处识心。而经初七番破处。显发全非者也。凡外权小悉取之而错乱修习。皆为因不同果。今决定择去而不用。此缘佛前判二种根本时。即以此心为生死根本。故知然也。不生灭圆湛性者。即根中所具。经初十番显示。二见剖莹。近具六根。远周万法者也。凡外权小悉昧之而日用不知。今决取而依之。兹盖缘佛自判此性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。故知然也。若此。则经文前后召应。脉络贯通。极为妙旨。旧注不达于死生根本自呼为五浊业用。圆湛之性。自立为三止观门。全不取于经中本有。此等非惟臆说无凭。仍使前之开示悉成无用。岂前之开示。不与此修进相干哉。详之。

 

寅三取以伏断。分二。卯一法。又分二。辰一伏成因地

 

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。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。

 

上科成字但是带言。正谓成此因地。并下果地也。以。用也。湛。即取上不生灭圆湛性也。约前。即如来所示之见性。约后。即观音所用之闻性。其体本来湛然而不动。按前文屈指飞光。及后文击钟所验。不动不摇无生无灭之本性也。虚妄灭生。即前五浊总一生灭之妄法。以湛旋之者。如后文云。若弃生灭。守于真常。常光现前。根尘识心应时销落。是也。五浊不过根尘识而已。伏还元明觉为因地心者。正表因中即本真常。非同生灭为因。约下合喻似是十信满心。至合喻处再当明之。

 

辰二断入果地

 

然后圆成果地修证。

 

此自初住以去。至等觉。为果地之修。妙觉。为果地之证。问。前云自五浊起已失四德。何得复有此圆湛之性。能成因果二地。答。五浊虽遍扰圆湛。如空中华。常自虚无。圆湛虽被浊遍扰。如太虚空。不动自在。人惟迷弃圆湛。而反用五浊中生灭心为因。终不能澄诸浊。以此说失。岂真失哉。

 

卯二喻。又二。辰一喻伏成因地

 

如澄浊水。贮于静器。静深不动。沙土自沈。清水现前。名为初伏客尘烦恼。

 

五浊浊于见等圆湛性中。遍成虚妄灭生之相。如沙土浊于清水之内。遍现浑浊之形。故以湛旋妄。如以静器澄水。静器即根中性也。理实后文反闻自性。即静深不动也。渐获二空。即沙土自沈也。末二句。出名合喻也。槜李曰。客尘烦恼。诸经论皆说为烦恼障。天台目为界内见思。○按小乘法。初伏见思。位在七贤。方当圆之观行。似太卑劣。今详经意。惟以进断根本无明方说为断。见思尘沙虽断。亦只云伏。故知初伏客尘。应是信满已断二惑。并伏无明者也。佛语随宜。勿泥执焉。且圆通文云。生灭既灭。寂灭现前。与今所谓旋其虚妄灭生。伏还元觉无生灭性。语意何别乎。

 

辰二喻断入果地

 

去泥纯水。名为永断根本无明。

 

前之沙土方沈。泥犹未去。以喻无明伏而未断。斯则去泥。喻断无明也。前之清水现前。以喻元觉澄而未纯。斯则纯水。喻究竟净觉也。末二句。出名合喻。槜李曰。根本无明。诸经论皆说为所知障智障等。天台目为界外见思。○此亦不分尘沙无明二相。今详经文既云永断。而又云根本。明是初住以去所断别惑。乃至等觉生相悉尽无余。正是如来无余涅槃。其取果岂不远哉。取以伏断已竟。

 

寅四结证极果

 

明相精纯。一切变现。不为烦恼。皆合涅槃清净妙德。

 

明相精纯者。如清凉所谓富有万德。荡无纤尘。孤山曰。一切变现。即随机所感。十界现形也。○理实依旧变现器界身心。乃至示居生死。互融六根。皆不为浊。皆成妙用无碍涅槃。良以昔由迷心起执。人法纷然。故悉成浊碍。今由迷尽执空。唯心所现。自在无碍。故无非妙德。亦如泥尽水纯。任揽不复浑也。此科全显因果若同。取果究竟。非如权教因果差异。中止化城也。涅槃妙德。即常乐我净。摄尽万德。皆合云者。顺行逆行。左右逢源之意。决定以因同果。澄浊顿入涅槃义已竟。

 

子二决定从根解结。脱缠顿入圆通义。从根解结者。便是第二决定之宗。脱缠等便是此宗之趣。盖言所以必欲从根解结者。以不从根。则不能脱缠顿入圆通也。经文亦显然可见。然此一义。义短而文长。义短者。以所说圆通。似惟始入住位。较前涅槃义则短也。文长者。以一经要义。下手工夫全在此科。故不但本科较前为长。次下释二疑。示伦次。选本根。皆所以足此科之义。问。一大因果何故前详后略如此。答。此有二意。一者是初心方便故。盖初学切要所当详知者。住前功夫也。不得不详。假使详谈住后功夫。殊非初学切用也。二者是圆顿化仪故。盖圆顿法门。功夫惟在住前。住后则一超直入后心。此意本经后文亦甚显著。后再发明。此科对前科。前是显果远而究竟。此是显因巧而证速也。以经于六根尚选圆根。文云。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。何况较之从识从尘而入者。则岂止于日劫之倍哉。故知此之法门。最巧而至速矣。夫果虽远。而入之迟钝。因虽速。而证之浅近。皆不足为胜。今证之既远。而入之又速。此所以为最胜法门也。具眼者辨之。分二。丑一开示解结一周。分三。寅一标处指根明结。又三。卯一原其增上修心

 

第二义者。汝等必欲发菩提心。于菩萨乘生大勇猛。决定弃捐诸有为相。

 

佛慈利生虽急。而施教须待发心。所谓不愤不启也。菩提心。即直深大悲之三。属愿。亦是果体。菩萨乘。即一佛乘。无有二三。运至宝所。圆满六度。属行。方是真因。按位。则上句欲从初信希入初住。下句欲从住后希至等觉不退转也。诸有为相。即权小旧修行也。盖权小皆以生灭心为本修因。故彼所证无为尚非真正。何况诸行。后偈云。真性有为空。缘生故如幻。无为无起灭。不实如空华。是也。今回权小向于实大。故皆决定弃之。

 

卯二泛言当知结处。泛言者。不明指何法为处也。分二。辰一法说。又分二。巳一正令审详妄本

 

应当审详烦恼根本。此无始来发业润生。谁作谁受。

 

烦恼者。按唯识局于心所。偏于恶法根随二十六数而已。此则不然。应如起信。并该界内善恶无记。及权小诸愚。以其俱为二死深源。故均名烦恼。根本。暗指六根。问。生死根本与此何别。答。生死是苦果。根本即是六识。烦恼是苦因。根本即是六根。问。根以起因。识以起果。各不相干耶。答。根所引生之烦恼。意许总相即是六识。如唯识根随心所。不过心王开出。而合为一体。即是心王。此可类知。是则烦恼既即六识。当知六识为生死根本。六根复为六识根本。元是一贯。岂不相干耶。业。谓现阴所造。发与造不同。造。即烦恼成办。发。谓烦恼来由。生。指中阴所润。即求父母时憎爱等无明也。谁作谁受。正令自审详也。吴兴曰。发业润生者。此指烦恼也。谁作谁受者。此推根本也。意显六根自作自受。○然又当知根即八识。八识引起六识全是烦恼而为苦因。六识招引生死而为苦果。粗论似惟六识作之。而细推实是八识自作。现观似当六识受之。而六识惟是八识自受故曰自作自受。但不言八识而言六根者。意使众生现前易晓解也。

 

巳二反显决当知处

 

阿难。汝修菩提。若不审观烦恼根本。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。处尚不知。云何降伏取如来位。

 

虚妄根尘。摄法甚宽。根。即总指四大六根之肉身。尘。即总指遍虚空之无情器界。一真清净之全心。缘此二法总成结缚。然根身器界虽极广大。而的实结处。至为简要不繁。决当知而后可解也。详下譬喻。明白可了。

 

辰二喻明。又分为二。巳一同喻正明

 

阿难。汝观世间解结之人。不见所结。云何知解。

 

此如以绳作结。虽诸股共成结体。而的实所结之处惟在一股。若不真见而知之。则终不能解。

 

巳二异喻翻显

 

不闻虚空被汝隳裂。何以故。空无相形。无结解故。

 

此喻显所解六根。非指根中无形性体。乃指六精堕于胜浮二根之结体也。以胜浮二根俱有相形。能令无留碍之妙性妄成留碍也。虚空无有相形。是彼异喻。故取以反显根有相形。有结必解也。且以密显结解。惟有相形之二根即是结处矣。问。解结圣人。岂皆灰灭二根耶。答。不然。根虽全具。而见闻十虚。互融变现。不被缚碍而已。若此。则岂惟根身不缚。器界亦无留碍矣。下文可了。泛言当知结处已竟。

 

卯三确实指根是结。上科注虽偷释根义。而经实未显然说根。此科方显然指出矣。分为三。辰一直指处体

 

则汝现前眼耳鼻舌。及与身心。

 

心意根也。此盖直指六根乃是真实结处之体。

 

辰二出其过患

 

六为贼媒。自劫家宝。

 

贼媒者。内人而引外贼者也。如世外贼。必赖家内奸人勾引指教。方能成劫也。媒喻六根无疑。旧注贼喻六尘。然尘虽在外。而体本无情。说贼非义。亦于本经无据。今据七征之初。佛云。譬如发兵讨贼。要当知贼住处。向下便征心处。是佛明以识心为贼也。问。心说外贼。其义何居。答。识是有情。贼义胜尘。体即尘影说外亦通。自劫家宝者。根引识起。颠倒分别。遂将如来藏中诸大家宝。悉皆劫为外之六尘。乃至肉身。皆不自在。经云。由汝认贼为子。迷惑无知。故有轮转。祖师云。损法财。灭功德。莫不由他心意识。是也。

 

辰三显为结处

 

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。于器世间不能超越。

 

世界即世间。别经云。世间有二。一者众生世间。即有情根身。二者器世间。即无情器界。惟此二法尽一切法。众生于二。遍成缠缚。皆不自在总为结体。然的实结处。不在器界。唯在六根。故迷者求出三界。悟者但解六根。今经言由根缚故。不能超世。反显根解则不惟于身自在。而于器亦超。得大自在。如后观音三十二应等。即超越之相也。标处指根明结已竟。

 

寅二备显六根数量。上科大要方以指出根是结处。而行人已知解结必从于根。然根乃有六解惟从一。不可不择。欲择。当须通达六根数量。不知数量。凭何选择。此科所以显数量也。分为二。卯一统论本所数量。本所数量。则无优劣。不可选择。然必先陈此科者有二意。一者明数量缘起。由于世界相涉。二者显原用本无优劣而优劣生于随方之业力而已。分为五科。辰一蹑前征起

 

阿难。云何名为众生世界。

 

观此征词。当知所说世界但约根身。非干器界。至下再明。

 

辰二正释世界。三。巳一释名

 

世为迁流。界为方位。

 

世属于时。故以迁流不住为义。界属于处。故以方位定在为义。

 

巳二指体

 

汝今当知。东西南北。东南西南。东北西北。上下为界。过去未来现在为世。

 

此界世皆约身中而言。问。世无可议。界似不通。器界不动。可说东西等定位。身常转移。何有定方。答。此有二说。一者假借。谓借器界东西等以明身中东西等也。此则在身惟左右前后等。如温陵所解是矣。二者就实。谓身外可见转移。身中岂觉转移。如世界非真不动。当亦有转动时。杂华明世界游行往来。过百千万世界。而世界中人但见不动不移。岂能觉哉。当知身中亦有定位。界外亦见转移。何用情计乎。

 

巳三结数

 

方位有十。流数有三。

 

正释世界已竟。

 

辰三明其相涉

 

一切众生织妄相成。身中贸迁。世界相涉。

 

首二句泛论诸法。盖言理中本无众生。迷而后有。一切众生皆由诸妄交织而成。下二句方以确指世界。身中二字。足显惟属根身。贸者。有无交易也。迁者。彼此互到也。如世行商。贸迁诸货也。相涉者。即交织不离之义。下文自明言此世界相涉。乃织妄相成中之一法耳。夫织妄贸迁。相涉。皆同一意。但上通而下局焉。织妄旧局根尘。非也。

 

辰四勒成数量。分二。巳一去留界数。世数惟三。而界数有十不将界数去留成四。不能与世涉成十二也。又分为二。午一去六留四

 

而此界性设虽十方。定位可明。世间只目东西南北。

 

午二明其所以

 

上下无位。中无定方。

 

则师云。上下无位者。指著上下。皆是四方之上下也。除此别无上下。故曰无位。中无定方者。谓四隅之中也。隅以两方交接而得名。既一隅而属两方。故曰无定方也。○当结云。因此所以界数惟四也。

 

巳二正勒涉数。分二。午一涉成本数

 

四数必明。与世相涉。三四四三。宛转十二。

 

此为叠数之本。故曰本数。

 

午二叠成满数

 

流变三叠。一十百千。

 

流者。自一重流至三重也。变者。变少为多也。吴兴曰。一十百千者。通举增数之法耳。谓增一为十。增十为百等。今且以方涉世明三叠者。第一约四方各论三世。共成十二也。第二于东方三世。变一为十成三十。南西北方亦复如是。四方各三十成一百二十也。第三于东方三十。变十为百。成三百。三方亦尔。四方各三百。成千二百也。以世涉方。其例可解。

 

辰五总括始终

 

总括始终。六根之中。各各功德有千二百。

 

此中德字。义当活看。乃是用字能字之意。盖六根中三世四方。即唯识色心假分位法。名不相应行。全依根中色心而立。故六根之功用功能。皆于自体所具三世四方无不圆满。自少增多。显其圆满而已。似不必强配法相。以伤穿凿。况古德言。西天传来三叠注释。亦止增数而已。如上岳师所解也。且此意但是欲令选根。不得不明数量。非是正修行处。而修行正意。惟在耳根圆通。长水克意深释。画图示人。乃谓修行意惟在此。是虽别有理据。而不知遮晦本修正意。智者不应惑之可也。又此千二百数。但是统论凡夫所具。未局此方。故言各满非即真性胜用。且如下言此方众生耳舌意现满千二。亦但比余根稍圆而已。岂即遍周法界。如佛所证耶。故知称真圣人。六根功德数当无量。温陵谓此但权依世论。六解一忘。则何数量可及。斯为知言矣。统论本所数量已竟。

 

卯二拣别随方数量。此科是独就娑婆而拣。若依上科。则不可拣别。今因诸方互有优劣。而娑婆三优三劣。仍可独推一根最优。故须拣别。分为二。辰一。总令克定。

 

阿难。汝复于中克定优劣。

 

辰二别示具缺。具则千二。缺则八百。分六。巳一眼根缺

 

如眼观见。后暗前明。前方全明。后方全暗。左右旁观。三分之二。统论所作。功德不全。三分言功。一分无德。当知眼惟八百功德。

 

则师云。若一方三百。前与左右合成九百。义不通也。当知四方各二百。四隅四百。今眼所见。前及左右三方已成六百。并前二隅二百。共成八百。惟后方二百。及后二隅二百不见。故云三分之二也。

 

巳二耳根具

 

如耳周听。十方无遗。动若迩遥。静无边际。当知耳根。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
 

有声为动。若者。相似非实之辞。迩。近也。动若迩遥者。如世人闻声。必知远近也。就实而论。如前经云。观听与声俱无处所。则迩遥亦属情执非实。故曰若也。静无边际者。如世人闻无声之静岂能度其远近。夫圆听十方。闻静无际。斯根所以最优也。

 

巳三鼻根缺

 

如鼻嗅闻。通出入息。有出有入。而阙中交。验于鼻根。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。

 

阙于中交者。如调适之息。出尽少停。后乃方入于少停时。所谓阙中交也。冬月验之可见。息既有阙功岂能全。温陵曰。出能取香。入能闻香。出入之中无能。故阙中交。长水曰。出入中交共成三分。一分四百阙于中交。故惟八百而已矣。

 

巳四舌根具

 

如舌宣扬。尽诸世间出世间智。言有方分。理无穷尽。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
 

孤山曰。取能言说。不论尝味。若取尝味。其功则劣。以合中知故。问。宣扬二智。智者能之愚者不能。有能不能。岂皆千二。答。愚者之言。虽无出世之智。而世间之智则有之。况下文云。言有方分者词或局也。理无穷尽者。义遍通也。约此。则世谛语言至粗浅者。皆通至理。如祖师闻淫词而悟道出世智也。孔子听孺歌而警心。世间智也。若是。则愚者之言亦具二智。圆满功德。何所差别乎。

 

巳五身根缺

 

如身觉触。识于违顺。合时能觉。离中不知。离一合双。验于身根。三分阙一。当知身惟八百功德。

 

孤山曰。离一合双者。离中不知是阙一分。合时能觉有违有顺。故具二分。

 

巳六意根具

 

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。惟圣与凡。无不包容。尽其涯际。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。

 

默容者。异前宣扬也。彼是能议。此是能思。问。约通达一切法者。则能包容尽际。而未通达者无有此能。何均千二。答。意根本具此能。而愚者不能引发。非意根之罪也。譬如刚刃本能解断。而拙工不能磨砺。非刃之罪也。今但约其本具。故说一切圆满备显六根数量竟。

 

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