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
卷十八(经文卷四之二)
明 交光大师 述
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(经文卷四之二)
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
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
丑二兼释转难。又二。寅一满慈执因疑果。又二。卯一蹑举疑端
富楼那言。若此妙觉。本妙觉明。与如来心。不增不减。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。
蹑前所辩为起疑之端。首四句。本同佛心也。妙觉。指众生现具在缠之体。而言本妙觉明者。言其未生山河时。本无不妙。元无诸染法也。觉无不明。元无诸障碍也。与如来心不增减者。佛心不增于生心。生心不减于佛心也。次三句。顿生诸妄也。无状。即无端无故。
卯二正陈疑难
如来今得妙空明觉。山河大地。有为习漏。何当复生。
得妙空明觉者。复其无物之本体。还其圆照之本明也。言其亦同众生本妙觉明未生山河等法之前也。末三句。正疑诸妄于何时生也。山河大地是世界。有为是众生。习漏是业果。言如来复还之真觉。元无异于众生未妄之真觉。则众生既从真而起妄。如来岂不亦当从真而起妄乎。圆觉中金刚藏全难有三。此经亦具。但问非一人。今满慈所问。同彼第三。难曰。十方异生。本成佛道。后起无明。一切如来。何时复生一切烦恼。辞意全同。均是执众生因性之有始。而疑如来果德之有终也。答处再当配释。
寅二佛分真妄喻释。据问意有两种迷执。俱当破斥。一迷执妄法有始。二迷执真觉有终。今答不生不变。皆惟且破后一有终之疑。以后文另起何因有妄之问。方破前一。勿至混滥。反诬经之重繁也。又分二。卯一喻妄不复生。又二。辰一喻无明本空。无明为能生万法之妄本。未及论乎所生之万法。故取迷方之心喻之。以迷心亦无相状。然意喻从初本空。故终亦不复生也。又二。巳一举喻辨定。又二。午一举喻
佛告富楼那。譬如迷人。于一聚落。惑南为北。
聚落。村居名也。
午二辩定。又二。未一辨始无所从。
此迷为复因迷而有。因悟所出。富楼那言。如是迷人。亦不因迷。又不因悟。何以故。迷本无根。云何因迷。悟非生迷。云何因悟。
迷本无根者。诸法展转皆因无明。而无明更无所因也。又迷不自为生迷之根。以原答因迷之难也。悟非生迷者。悟迷相反。安得相生。故亦不作生迷之根也。问。法中似从真心起妄。喻中何不许悟生迷。且迷方谁不先从于悟乎。答。法中正不许真能起妄。惟说妄依真起。如影依镜现。终非镜自生也。圭峰解圆觉种种幻化皆生觉心。而辩其不说心生种种。故知得失。系于毫厘。不可不辨。且迷方者。悟在他方。迷在此方。岂以他方之悟。为此方之迷根乎。理实入之忽迷。初不得其起迷之本。此亦可明妄之无始。但不专重耳。
未二辩终不复起
佛言。彼之迷人。正在迷时。焂有悟人。指示令悟。富楼那。于意云何。此人纵迷。于此聚落。更生迷不。不也。世尊。
焂。忽也。纵迷者。纵使先迷。或久迷也。问。今有迷方者。虽受指示。亦有久久不悟者何也。答。此言悟者。亦须于指示之后。久久观省。忽于一朝。四方朗然转正。始为悟也。此等悟后。岂得复迷。指示。正如教下说得人法二空。比解分明。犹自依然二执不脱。观省云者。正如宗下教人绝解。久久反照参心。忽然心空。人法顿脱。方为现量实悟。永不复迷也。举喻辩定已竟。
巳二合法喻明。又分为二。午一总示合意
富楼那。十方如来。亦复如是。
言如来亦同悟后不复更迷也。
午二详尽合辞。又二。未一合无所从
此迷无本。性毕竟空。
此迷即指无明。言此无明既不以自体为本。亦不以觉性为本。无所从来。彻底元空。亦如迷方之迷心更无所因也。
未二合不复起
昔本无迷。似有迷觉。觉迷迷灭。觉不生迷。
昔本无迷。不可作众生未妄以前解之。即堕有始之过。而顺成佛果有终之难。清凉云。由来未曾悟。故说妄无始。是也。只言自昔在迷时。即无迷可得。如迷方者。正迷方时。方实不移矣。迷觉。即前明觉。似有迷觉者。言当彼迷时。似有能迷之妄心。及所迷之妄觉。如当迷方之时。似有颠倒之迷心。及移转之方位也。末二句。承上言由此彻底虚无。故不觉则已。但一觉迷。迷即顿灭。以真性觉中本无无明也。亦如迷方者。但觉所迷之南。本无有北。则迷相顿灭。以自来元无。故灭无留滞也。觉不生迷者。言正当迷时。已即无迷可得。而况既觉之后。岂复生于迷乎。亦如惑南为北之时。已即实无北相可得。而况既悟是南之后。安得北相复起南乎。上二句。迷时似有。下二句。悟后永无也。圆觉答难处无此喻。而释无明处却有此喻。今喻无明。义亦允当。文云。种种颠倒。犹如迷人。四方易处等。然彼犹兼喻身心。此以下文。更有空华以喻万法。故此专喻无明而已。喻无明本空已竟。
辰二喻万法现无。据上文。满慈于万法问生续之详。如来答无明为生续之本。今佛上科先以喻明所答无明本来常空。非研断始空。而此科更以喻明所问万法现今即无。非先无今有。亦非今有后无。圆觉答难处亦有此喻。却是翳比无明。华比万法。空比真体。彼文三节平浑。今经前有迷方喻无明。后有木金喻真体。故此空华。单喻万法耳。即前世界等三也。分二。巳一举喻辨定。又二。午一举喻
亦如翳人。见空中华。翳病若除。华于空灭。忽有愚人。于彼空华所灭空地。待华更生。
首二句。喻在凡时三种宛然。次二句。喻成佛时万法寂尔。末四句。正喻疑佛何时起妄也。
午二辩定
汝观是人为愚为慧。富楼那言。空元无华。妄见生灭。见华灭空。已是颠倒。膎令更出。斯实狂痴。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。
空元二句。喻万法自来本空。生灭但是妄见。次二句。喻实执佛灭万法。已是颠倒妄情。下膎令二句。直断待华为愚。喻冀佛起妄者决定是愚人也。云何下。又反言以决其必为愚矣。
巳二合法释明
佛言。如汝所解。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。何当更出山河大地。
如汝所解者。言此待花更生之人。诚如汝言。决愚非慧。云何下。就言反诘也。言汝既知于晴空而待花者乃为至愚。云何乃于如来妙明中。而待生山河等法。与彼愚人何异哉。通前本末元空如此。说何复起。只此二喻。已足以通释前难。若但止此。是惟达妄本空。而犹未及明真本有。故更说后之二喻也。喻妄不复生已竟。
卯二喻真不复变。理实不但成佛之后。不复更变。纵在迷时。本体亦未尝变。岂成后而反变乎。上二喻。各喻各合。此二喻。总喻总合也。盖佛语错综自在耳。又分二。辰一总举二喻
又如金矿。杂于精金。其金一纯。更不成杂。如木成灰。不重为木。
金矿者。蕴金之砂石也。杂于精金者。约金在矿时。二物混和也。一纯者。约出矿之后也。更不杂者。不复生矿也。须知金之与矿二俱无始。非金先矿后。矿从金生。故出矿之金。不复生矿。木灰无二。不同金矿。又以坏尽无还为相。各有取意。待合处自明也
辰二总合二法
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。
菩提者。树下所成。无上智德。取其无明梦破。五住究尽。翻转一切烦恼。出缠精真。非比在缠所具。盖以完复本有如如智体。亦为照体也。涅槃者。因穷果满。圆净断德。取其迁流浪息。二死永忘。翻转一切轮回。究竟宝所。非比中止化城。盖以完复本来如如理性。亦即寂体也。亦复如是者。以前科二喻。已喻妄不复生。今此二喻。当独喻真不复变。故惟重菩提涅槃之不变。而不重烦恼生死之不生。兹有二解。随情去取。一者别合。谓各取类合也。以菩提智光。类于精金明净。故言菩提不复为烦恼。亦犹精金不复重为矿也。又以涅槃寂灭。类于木灰烧尽。故言涅槃不复成生死。亦犹木灰不复重为木也。二者总合。谓就文合说也。先合前喻云。菩提涅槃既出乎烦恼生死。则一成永成。不复更变。亦由金之出矿。一纯永纯。不复更杂于矿也。次合后喻云。烦恼生死既转为菩提涅槃。一灭永灭。无复返还。亦由木之成灰。不复又成乎木也。斯则后喻略涉于妄不复生。似亦无伤。二释并通。四喻圆觉具有。取喻稍别迷方。彼则通喻无明身心。此则局喻无明。空华。同喻万法。金矿。彼喻圆觉。此则喻菩提。或兼喻涅槃。木灰。彼喻幻妄。此则喻生死。或兼喻烦恼。旨亦大同也。是则妄本无生。而非成佛始灭。真本无变。而非成佛始生。故知众生分中。尚自无生无变。何况成佛者。反有生而有变乎。说不空藏以示生续之由已竟。
子二说空不空藏。以示圆融之故。此答次问五大何得圆融之疑也。夫空藏中破相显性。相既不有。说谁无碍。不空藏中从性起相。相既宛然。何得无碍。是以前二藏中略开圆融之端。而未竟无碍之说。岂免满慈之疑。兹欲极彰无碍之由。以销执相之问。须谈空不空藏也。盖空即不空。则性全即相。而性固无碍。不空即空。则相全即性。而相亦何所碍哉。深研斯旨。则向下微妙难解之文可领略矣。分为二。丑一正答次问。又分为二。寅一按定所疑。
富楼那。又汝问言。地水火风。本性圆融。周遍法界。疑水火性不相陵灭。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。不合相容。
首四句虽牒问。而圆融遍界。犹是述己所说。以下方是彼之所疑。然去风加空。通喻五大。
寅二正以开示。又二。卯一就后一藏以销疑。此盖双蹑前之二藏。而继以空不空藏。销前所疑。用显次第三藏也。此中全由喻明性相。而其疑得销。若不申明诸教性相迷悟分量。则不知满慈发疑之端。拜佛释疑之妙。夫二无碍理。人天小乘。决定双迷。极至法相破相。亦均未彻。法相。真不随缘。相不即性。破相。方谈相性二空。有遮无表。终未显谈即性。何能尽发无碍之旨。今斯圆旨。语四科。则全相皆性。语七大。则全性皆相。且一一遍周。无障无碍。是尚远越大乘之始教。而满慈依小乘法执旧见。坚谓诸大本来相碍。若如来藏空。可说无碍。今云备具诸大。即当相碍。岂有无碍之理。斯则岂惟不达已发之相为无碍。兼亦尚疑未发之性为有碍矣。而如来释疑。非但只释未发之性为无碍。而兼亦详释已发之相尚无碍。而况未发之性何得有碍乎。故此科说性无碍。其文最少。释相无碍。其词最多。一以销难况易。一以发后圆修。此意难辨。至文再当示之。又分二。辰一喻明性相。又二。巳一举喻。又分二。午一标列性相喻。又曲分为二。未一总以略标
富楼那。譬如虚空。体非群相。而不拒彼诸相发挥。
吴兴曰。譬前如来藏性本非七大。而不拒彼七大发生。○若更照后文配之。则虚空譬如来藏。体非群相譬先非水火。不拒发挥。譬各现俱现也。当知二俱是妙。既曰先非诸大。则非滞有。而溺有者自成有碍。既曰不拒发挥。则非滞空。而沦空者自失家珍也。
未二征起详列
所以者何。富楼那。彼太虚空。日照则明。云屯则暗。风摇则动。霁澄则清。气凝则浊。土积成霾。水澄成映。
征意非推其故。但欲演略成详耳。然彼太虚空一句。即是体非群相。而下即不拒发挥之详也。明等七者为相。日等七者为缘。虚空为亲因。明暗清浊为对。余不必强对。然七相虽不配合七大。而亦略应其数。气凝。如烟雾之聚。霾字从狸。起于山兽腾踏。令土蔽空。或合风雨缤纷而下。谓之霾。水澄成映。如海晴湛之时。虚空交映。朗然澄彻也。
午二难释相妄喻。上科但双喻性相。而未喻相妄。此科难释。方显相妄。然此妄字。但是无有定实之意。非如妄心妄想。及贪嗔等妄也。又分三。未一总举双征
于意云何。如是殊方诸有为相。为因彼生。为复空有。
殊方。且作同时各处而言。盖虚空无量。此方明而彼方暗。乃至霾映。各现不同也。有为者。以其不遍不常。异虚空无为之体故也。彼字。总指日等七缘。对空双诘。正令指陈也。
未二单举别难
若彼所生。富楼那。且日照时。既是日明。十方世界同为日色。云何空中更见圆日。若是空明。空应自照。云何中宵云雾之时。不生光耀。
单举日明以例余六。先缘后空。各别难问也。辞虽难问。意则正明二皆不可指陈。若彼下。明非缘生也。意言既是日明。则当普天共成一日之体。不应更见圆日。若见圆日。则自日之外。云何不是空体之明。而顾独谓明属于日乎。问。此日为例。而云等皆依此成难也。然日有圆体。云等不然。或满虚空。其何成难。答。云等虽无圆相。而有高相。准日当云。既是云暗。则当自地以上。同为云气。不应更见高云。若见高云。则自云以下。云何不是空体之暗。而顾独谓暗属于云乎。若是下。非因定有也。言非虚空一定恒有之相也。其文易知。
未三直以释难
当知是明。非日非空。不异空日。
非日非空者。非因缘也。以双难则互夺无定也。不异空日者。非不因缘也。亦即非自然也。以双离则毕竟无体也。问。虚空譬性。明等七相譬七大。日等七缘譬于何法。答七大循业而发。则日等譬七大各所循之业也。理实亦是众生所惑。生七大之缘也。藏性。即七大亲因也。问。前破七大不由因缘。今何复立。答。今言非日非空。即是双破。岂云立乎。向下自显。问。总标中惟空与相。意取喻于藏性及七大也。征释中。宜只明其非空及不异空足矣。何更加以七缘。而言非日及不异日乎。答。若不加以日等。有二不备。一者显妄不备。盖必二者皆非。二者不异。方显宛转虚妄。无可指陈也。若惟单就空言。是尤有可指陈处也。二者显妙不备。苟若但言非空。而不言非日。则但显性无碍。而不兼显相无碍也。若但言不异空。而不言不异日。则但显不违性。而不兼显不坏相也。又味此乃非一非异之旨。试明之。彼虚空惟是一味。亦遍亦常。七相各自差别。不遍不常。是虚空与七相非一也。又虚空离彼七相。则无自相。七相离彼虚空。则无自体。是虚空与七相非异也。又正由空非群相。方能不拒诸相发挥。是由非一故非异也。又正由不碍诸相。方见虚空体非群相。是由非异故非一也。由是。则帝心理事事事二无碍玄门。及下经文一多大小互现之要枢。皆隐然开发矣。一喻而尽妙如此。学者加意研审可也。举喻已竟。
巳二法合。分为二。午一先伸释疑两途。此科正以直释满慈之疑。准常诸文。举喻法合两楹之间。自来未有如此文横隔于中者。惟见或安于举喻之前。即是法说。或安于法合之后。乃是销归所疑。或是申其正义。于义皆顺。今置于此。难为顺销。姑且曲从现文。承前喻意。以先释所疑。然后以法合喻。合喻之后。到销疑科尽处。别有虚科审定淆讹。就分为二。未一约相妄释
观相元妄。无可指陈。犹邀空华。结为空果。云何诘其相陵灭义。
承难释中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而言。如云。由此明相之妄不可指陈而观七大之相。元亦至妄。悉无指陈。若乃妄谓有可指陈。如执空花实有。已为迷妄。若复诘其淩灭。是犹复邀空花。而期其更结空果。真可谓迷中之迷。妄中之妄。云何诘其相淩灭乎。淩灭该摄不容。非局水火。此即兼示已发现之相常自虚无。说谁为碍。奈何据今炽然陵灭。宛然不容。其故何也。答下云。汝以色空相倾相夺。则倾夺二字即其故也。是知淩灭不容。病根在于众生无始妄习倾夺。非彼妄相真有是也。其犹月运岸移。惑本在于云驶舟行之妄见。非彼月岸真有是也。又如梦见水火。执为实有。便见淩灭。才知是梦。便可横身直过。尚无烧溺。岂有淩灭。是知今之炽然宛然。实由坚执之久。而忘执之功未至耳。倾夺之义。请观下文自见。
未二约性真释
观性元真。惟妙觉明。妙觉明心。先非水火。云何复问不相容者。
承标列中虚空体非群相而言。如云。由此虚空廓然迥无诸相。而观七大之性。元亦纯真。先非水火。水火尚无。说谁不相容乎。理实满慈之疑。只消此科便释尽矣。而必兼前相妄者。以难况易也。意谓直约已发现之相。尚无指陈。不可淩灭。何况未发现之性。迥非水火。岂应问其不相容乎。意令满慈非惟悟性之无碍。兼亦并悟相之无碍矣。所谓问一得二也。
午二后合前文两喻。又分二。未一合标列性相喻
真妙觉明。亦复如是。汝以空明。则有空现。地水火风。各各发明。则各各现。若俱发明。则有俱现。
此科罗合喻中两科。首二句。合略标中体非群相。合详列中彼太虚空。真妙觉明者。元真之妙觉明心也。冥含万有。不滞一相之体耳。汝以下。合略标中不拒发挥。合详列中日照则明等七相也。前五句。各明各现也。谓诸大现不同时。各各自现也。首八字。先别举空也。明之一字。即是循业之意。亦应兼于神通。即自在业力也。汝以空明者。即是循发空之业也。大则如大千空劫。及诸舜若多。小则如凿井出土等。皆众生循空业而发空相。所谓以空明而有空现也。极论小乘涅槃。亦此类耳。次十二字。后总例四大也。略释水火。巨则如大千火坏火现。水坏水现。细则如执镜火现。执珠水现。乃至神通所现。不假镜珠。皆是也。大约是言诸大异时独现而已。末二句。俱明俱现也。所谓俱现之相者有二类。一者同时异处。如吹火者。口中现风。薪中现火。鼓炽同时。而口薪异处也。神通。如身上出水。身下出火等。烧注同时。而上下异处也。如此之类。意浅易知。详下喻意不专为此也。二者同时同处互呈齐现之相。如一恒河。人见水现。鬼见火现也。如一娑婆。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。乃至一切四土皆同一处。而各见悬殊。此皆相之俱现也。神通如应身是一。而能令见者千差。圆音是一。能令听者万别。乃至一多大小。同时同处。炳然俱现者。不可胜举也。问。下文说相为妄。何至引不思议神用为释乎。答。正以相本无有定实。故称为妄。亦正由相妄。方有不测之神用。向使相本定实。则众生法执为本然。诸圣神通非性分也。但业报依通者实未达此。所以力尽则失也。故惟实圣性发神用。方能通达相妄以尽其妙耳。明此。则下之二种缘起。皆可识其故矣。末当结云。此与虚空体非群相。而不拒七相之发挥者。何以异乎。
未二合难释相妄喻。又分为二科。申一征举影喻
云何俱现。富楼那。如一水中。现于日影。两人同观水中之日。东西各行。则各有日随二人去。
相之各现。不足以表其宛转虚妄。而俱现之相方可以表之。故单承俱现以合相妄之喻。云何俱现。合前喻中于意云何之征也。下释复用喻者。以俱现之妄。难为法说。故复用水日双现之喻以释明之。是谓以喻合喻也。水喻如来藏性。影喻七大之相。两人各行。喻循俱明之业。东西各随之日影。喻俱现之大相。此方平平举喻。未说其为虚妄也。详经本只用水中日影。以水影一体。明性相不二。元不用天上之日。故旧注非是。
申二就喻明妄。又三。酉一境先无凭
一东一西。先无准的。
准。定也。的。实也。一日而现东西。二影谁为定实。喻一处而现水火二大。亦谁为定实耶。先无者。言不待分别。已自先无定实矣。
酉二戒止难诘
不应难言此日是一。云何各行。各日既双。云何现一。
权以一日喻一恒河。此日是一。云何各行者。喻恒河是一。云何双现耶。各日既双。云何现一者。喻水火既俱。云何恒河是一耶。
酉三分别愈妄
宛转虚妄。无可凭据。
此二句结破分别之愈妄。要与上不应二字。及先无二字。俱相照应。如云。何故不应难诘乎。假使境有定实。犹可容辩难。今既境先无定无实。而顾于无定实之境宛转辩难。则难愈多而愈入于虚妄矣。如孤山云。同观是一。知二是虚。各行既二。验一是妄。然则一之与二孰可凭据哉。但例恒河水火。余可类知。方与俱现相应。末后仍当合前难释相妄之喻云。观此诸大俱现。无可凭据如此。其与空日生明无可指陈者何以异乎。喻明性相已竟。
辰二申义释疑。此科虚设于此。无有现在经文。其文即前观相观性两条文也。反覆详玩。决是此处申明正义。结释前疑之正文。不知何缘错简。隔于法合之前。甚失语脉。多缮写者之误也。前为尊经。曲顺现文科释。然讹误岂容不辨。今请莫移其处。但试将彼文。接此无可凭据之后读之。自见意趣无边。略出三妙。妙莫加焉。一者。举喻法合。中无所隔。二者喻明性相。随即申义释疑。结归元问。首尾应合。收束得宜。三者引起伏疑。毕见下文来意。置之彼处。斯等意味悉皆失之。智者幸惟审定。就后一藏以销疑竟。
卯二圆彰三藏以劝修。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。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。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。十界一如无二。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。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。妙明披露。道眼近圆。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。而彻底显示。故此统会毕彰。用显圆融三藏也。问。前言引起伏疑。可得闻欤。答。由前极谈众生现住迷境。当体性相。二俱无碍。疑云。若尔。即应不拣圣凡。同见无碍。今何我等动成有碍。而如来独得无碍耶。于是如来应念各示其由。所以复有后文之圆示也。旧注既不辨讹误。复不推此来意。致令此处经文。前无结归。而后无发起。复何脉络之可通哉。阅斯文者。幸研味之。又分三。辰一极显圆融。问。七大结显。已判全体圆融。而微妙开示下。亦言极显。与斯何别乎。答。大不同也。一者。彼方各融一大。纵穷七大。亦止世间法耳。兹则十界普融。何可较量。二者。彼方融相入性。未言融现一切无碍妙用。亦难齐等。且惟极显空藏。故佛但云清净本然。辞意可见。特以周遍深于四科。又第一义空非同灰断。故表圆融耳。又分为二。巳一依迷悟心对辨缘起。此中翻众生之迷心。成诸佛之智境。全显修成之意。盖众生性虽本有。若不依悟加修。但发尘劳。而无量自在无碍妙用皆不能发。故圆乘。悟前虽重本有。而悟后须重修成也。又二。午一约染缘起。出有碍由。又二。未一执成有碍。又三。申一以相隐性
富楼那。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。
此密销我等何得动成有碍之伏疑也。色空倾夺有二释。一约最初释。色。即结暗所成者。空。即晦昧所为者。倾夺。即妄发见取也。盖始由心动妄发终由见取成就也。二约稍近释。则以字即执字。法执也。倾夺。总作背趋之意。凡外等背空而趋有。是以色而倾夺于空也。权小等背有而趋空。是以空而倾夺于色也。盖前连三细。后截六粗。故分初近耳。二义并通。
申二全性皆相
而如来藏随为色空。周遍法界。
此是真如随缘与妄心相应。而普成诸色空境界也。
申三结成诸碍
是故于中风动空澄。日明云暗。
于中者。即于色空法界中也。澄。即静也。动静交碍。明暗互防。于诸碍中略举此四。如是乃至地空不容。水火陵灭。皆例而知也。执成有碍已竟。
未二原始要终
众生迷闷。背觉合尘。故发尘劳。有世间相。
此科撮文的指迷来之要。重结上文也。省略释之。迷闷。即所起之惑。内含三细。及前四粗。此亦连最初而释。若取浅近。截流而谈。则下界与三涂有念为迷。上界与二乘无念为闷。所谓有念无念。同归迷闷也。更通。背觉合尘。即所造之业。违逆性真。谓之背觉。亲顺妄法。名为合尘。内含趣有趣空种种著相颠倒。尘劳世间。即所招之苦。内含色空明暗一切障碍境界。即第六粗。末当结云。汝等所以动成有碍者。由此自迷自背之故耳。岂性相之过哉。约染缘起以出有碍之由已竟。
午二约净缘起。出无碍由。此密销如来独得无碍之伏疑也。分二。未一融成无碍。又曲分三。申一以性融相
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。
翻上以相隐性也。当机者。既疑如来何以独得无碍。佛因自陈无碍之由。故首言我以也。以犹用也。妙明不灭不生者。即拣别不用缘尘生灭识心。所用者。即经前指示六根中见闻觉知无分别不动之体。融彻四科七大。如来藏常住周圆妙真如性也。合。即融也。如来藏。即前随为色空遍成生灭有碍之相者也。意言我所以得一切无碍者。岂有他术乎。但惟用彼六根中圆湛不生灭性。以融彼遍成色空生灭之如来藏而已。然合之为言。即脱尘旋根。不外流逸之意。宜莫过于耳根圆通矣。
申二全相皆性
而如来藏惟妙觉明。圆照法界。
此科即当理法界。言如来藏迷时。纵成色空生灭。而妄本常空。相非实有。今由以妙明常住之性融之。而生灭妄相了不可得。惟一妙净本觉湛明之性。圆融照了。遍周法界。所谓以如如智。契如如理。住持大光明藏。亦即观音寂灭现前无生忍位。不见少法生灭。但彼言寂。此言照也。此是圆教信满入住以去之深心。方契寂光之体。向下则圆发大用。即如来本因地心也。
申三结成无碍。此真如随净缘起之业用也。前众生逆性。而真如尚随染缘与妄理相应。成世间相。今况顺性妙修。安有不随发妙用者乎。然此中孚契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二种法界。吴兴科为列义示相。今但依其分科。而不取其释义也。就分为二。酉一标发四义
是故于中。一为无量。无量为一。小中现大。大中现小。
是故者。承上理法界。为此二界之总因。盖众生由前迷事。故全障理。今佛悟理。故能融事。于中者。即于理法界中也。从体起用。自然之理。下之四义。每二义。各成一种无碍缘起。俱通二界。先约理事无碍法界言之。理不可分。故理惟一也。事无纪极。故事无量也。然一与无量既互相为。则二义于法界观十门内。八门俱收。如理遍事。理成事。理即事。皆一为无量也。事遍理。事显理。事即理。皆无量为一也。至于理夺事。则无量为一也。事隐理。则一为无量也。又理无分限。理故大也。事有分限。事故小也。然大之与小既互相现。则二义于观中十门内惟收二门。即理事相遍门也。意云。以无边真理。一一全遍于一切尘中。而理非小。即小中现大也。以一一微尘皆全含无边真理。而尘非大。即大中现小也。一尘亦可对理单作。今以难而该易也。此亦可以兼显前之二义。思之可见。惟相非二门无交互意。故不相当。必欲收之。同夺隐二门。次约事事无碍法界言之。取其简明。则前二义。于华严疏十玄门中。且收一多相容诸法相即二门。如一尘。一毛。一身。一界。皆一也。多尘。多毛。多身。多界。皆无量也。互为之义。且就相即门说之。一尘即多尘。一为无量也。多尘即一尘。无量为一也。毛刹身等。一多相即。类此可推。若收相容门。则改即字为入字。可以意得。此之即入。独约同类法言。若异类交错而言。则尘对毛刹身等。或毛对尘刹身等。相即相入。皆可类知。后二义且收广狭自在因陀罗网二门。微尘。毛端。皆小也。无边刹。无边身。皆大也。互现之义。且就广狭门说之。无边刹在微尘中。而刹海不小。小中现大也。微尘包无边刹。而微尘不大。大中现小也。此句中字作处字会。即大处现小也。比上句更是难省。旧注说为易知。彼盖滥同上句中字也。后更有辨。此虽具有大小。皆约依报而言。若依正交错。则如下示相经文。又观疏于各义皆带非一非异以为总因。今图简明。皆不带之。又复当知四义亦应收尽此中十门。恐繁未备。如十世隔法中念劫无异。尘刹何不可作。克意委搜。门门皆尔。特就明省者释出。令例知而已。思之。是则佛以十六字。具含两法界二十玄门。辞义无碍。安可涯涘。问。理界十门。何独不收。答。以不灭生合如来藏。即是会色归空。融空即色。空色无碍。泯绝无寄。何言不收。今为显本经耳根圆通。故不暇叙。然亦须知耳门入流。即是此中合藏。非有二也。
酉二别示其相
不动道场。遍十方界。身含十方无尽虚空。于一毛端。现宝王刹。坐微尘里。转大法轮。
有义而必有相。故此科即上四义之相也。然须晓解义可统收。相则难尽。略举例余而已。故今经文以八字为句。亦作四句。于上四义。不必各句全承。但随文便。以分属之。前二句。单出理事无碍中前二义一多无碍之相。且约遍包而显二义也。不动道场。指理言即华严一真法界。此经即如来藏妙真如性。又一乘寂灭场地。永离诸生灭等一切戏论之相。极为真常寂静。故曰不动道场。十方界。即是事相。横该一切佛刹。竖尽十法界矣。不动道场为能遍。十方界为所遍。揆之二义。则不动道场即是一理之全体。遍十方界者。即是于一一事中皆全体以遍之。然以不动道场望十方界。顺读经文。是一为无量。属理不碍事。即观之一不碍异也。以十方界望不动道场。应逆其经文云。遍十方界皆不动道场。是无量为一。属事不碍理。即观之异不碍一也。盖法界观中文义例皆如此。通达彼者。自信斯言。下句准此。次句。即约能包所包以显二义也。十方虚空。指事相之空。吴兴所谓必摄世界是也。盖此十方空与上十方界互影而语略也。身为能包。十方空为所包。揆之二义。身亦即是一理之全体。含十方空者。即是总包乎一切事法而无外也。然以一身望十方空。顺读其文。是一为无量属理不碍事。即观之一不碍异也。以十方空望一身。应逆其经文云。十方虚空皆含于身中。是无量为一。属事不碍理。即观之异不碍一也。后二句。单出事事无碍中后二义广郧无碍之相也。且约依正而显无碍。每一句中。首尾即具二义。初句即约正摄依。而以依入正。用显二义也。毛。谓身毛。正报别相。又其最小者也。大疏名为分正。端。犹处也。实即毛孔之中。宝王刹。谓佛土。依报总相。普该诸刹。乃其最大之相也。大疏名为具依。毛端现刹者。经云。菩萨于一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。是也。揆之二义。顺则由毛端而望宝刹。虽处毛端。而宝刹不小。是小中现大。即观之郧不碍广也。逆则由宝刹而望毛端。毛端。虽包宝刹。而毛端不大。是大中现小。即观之广不碍郧也。中字准前末句。即约依摄正。而正入依。以显二义也。微尘。即隙中映日所见之尘。依报别相。亦其最小者也。大疏名为分依。转法轮。谓现身说法。取所现之身为正报总相。非只一身。该尽无量身云。乃其最大之相也。大疏名为具正。尘中转轮者。经云。于一尘中尘数佛。各处菩萨众会中。是也。二义。亦顺言之。由尘望身。则身处微尘。而身相不小。即小中现大。而狭不碍广也。逆言之。由身望尘。则尘包身相。而微尘不大。即大中现小。而广不碍郧也。此全准于观疏二文。两义具足。本无缺略。旧注谓大中现小易明。故略之者。全不达此顺逆相望。双具二玄。将谓房中床榻盒里碗碟之类为大中现小。若尔。何但易知。仍是愚执定相。岂成玄门。甚至二门不分。释证皆谬。如道场遍界。既释为理事无碍。却证以不动而升。不知斯文却属事事无碍中通局无碍耳。此类甚多。清凉所谓不善他宗辄引辄释是也。逆成无碍已竟。
未二原始要终
灭尘合觉。故发真如妙觉明性。
此科撮文的指修成之要。以重结上文也。敌体翻上。以灭尘合觉。翻上背觉合尘。以故发真如妙觉明性。翻上故发尘劳有世间相。此科末后性字。应上科末后相字。显是以元真之性翻元妄之相。岂非融妄即真。无上圆修之旨乎。但上科众生迷闷四字无有翻词。然意必有。而文从略也。对彼迷闷二字。应以悟达二字翻之。盖省悟则不迷。通达则不闷。又悟谓悟真本有。达谓达妄本空。应云。诸佛悟达。灭尘云云。良以一乘圆顿教理。须以顿悟为先。灭尘二字。牒上以性融相之科。盖上文合字即今灭字。皆是融意。尘。即相也。灭尘者。但是灭其二执生灭之尘。即融相也。合觉二字。牒上全相皆性之科。此合字与上小异。契入意也。所以牒上惟妙觉明圆照法界句也。故发下八字。牒结成无碍科也。上诸无碍。皆性发境界。然离性无别境界。全体作用。故即是发性也。依迷悟心对辨缘起已竟。
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